院士说专业·笔记(当院士的好处)

admin1年前农业信息113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让人惊讶的是,如今的蔬菜能种在植物工厂里,猪仔可以放进高楼大厦里养殖,农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场景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院士在“院士说专业”节目中说,幼时自己在湖南农村老家养猪,猪舍总是又脏又臭。而如今“猪仔也可以住上了高楼大厦”,最高的楼层达到了26层。不仅如此,每层楼都配备巡检机器人自动检测猪舍内的湿度、温度、CO2、SO2等环境参数,还能随时观测猪仔的生长状态,及时预警。在智慧猪场里,管理中心可以根据猪仔的生长情况给他们搭配“营养餐”。

“农业工程类专业是一门独具特色,亟待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交叉性学科。”罗锡文解释。该学科以复杂的农业生物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工程、生物、信息和管理科学的原理与技术,探索环境、装备和设施与农业生物的互作规律;在科研之中,需要研究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工程技术、装备和设施,提供与农业生物系统相关的工程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服务。

农业工程类专业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的?

罗锡文介绍,如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运用了农业工程技术实现了防洪、灌溉和清淤三大功能;在几层楼高的植物工厂中,根据蔬菜生长的需求,植物工程可自动调控光、温、水,提高蔬菜的产量;再到现今无人驾驶插秧机一天能插60亩、无人驾驶水直播机一天能播100亩、采用无人驾驶旱直播机一天能播200亩。

“今天,现代农业工程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加强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融合与协调发展。”罗锡文说。

早在2020年,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团队基于智能农机与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水稻无人农场。

在农场里,办公室人员只需要打开计算机或手机,就可以启动远在百里之外的农业机械,遥控机械自动出库下田作业。在稻田里,无人驾驶收获机执行收粮任务,无人驾驶运粮机在一旁配合。当收获机的粮仓达到临界值时,云端控制器便向运粮车发出“请来接粮”的指令,等待“朋友”将粮食运转到卡车之中。

“在农业工程领域,运用多种高新技术,实现了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长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的目标。”如今,罗锡文介绍,2021年,在水稻无人农场里种植的优质丝苗米19香,亩产达到662.29公斤,比当地的平均产量高出32个百分点,“证明了人不下地也能种田,还可以种得更好。”

不仅在农业种植环节,罗锡文提到,国外研究出一种长了12只“手”的猕猴桃采摘机器人,可以一定程度上精准识别水果,并完成采摘;在农田打药环节中,一架“长了翅膀”的40升打药无人机,一天能作业1600亩,远超出一个精壮劳动力一天13亩左右的工作量。

农业工程领域技术的更迭提升了学科的人才培养深度。

以农业水土工程为例,“在保障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的前提下,要使每滴水、每寸耕地产出更多、更优质的农产品。” 罗锡文介绍,学生需掌握农业基础知识、数理基础知识、水土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系统专业知识。在课堂上,所涉及的课程包括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水力学、灌溉与排水工程、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等。

农业工程类专业范围之广,包括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业水土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土地整治工程和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学科。在农业工程的课堂里,知识是瞄准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解决:如何设计蔬菜的移栽和收获机械、如何让拖拉机自动行走、如何让农业机械完成插秧、直播、打药、收获等智能化作业?

但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罗锡文提到,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位居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中126位后。“要在这有限的耕地上养活14亿人口,关键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这就需要农业工程技术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农业工程领域,一方面要解决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如无人驾驶旋耕机一天能旋耕200亩,改变了过去一人一牛一天只能耕地2亩的现状,“但能否进一步提高效率”;另外要解决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环境下,如何提高平均产量,减少施肥用量。

“‘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是我国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罗锡文看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最好的答案。当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新一代年轻人的加入,提高农业工程科技的发展,加快农业工程建设。

在微信昵称的设置上,院士罗锡文称呼自己为“开直播机的老头”。自从1970年毕业后分配至贵州省铜仁县农机厂工作后,他与农机结缘了50多年。“不知道50年或者100年后科学技术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我知道50年或者100年后我们还要吃饭,还要种田,还要农机。”他说,如果有下辈子,还要干农机。因为农机是永恒的事业。

责任编辑:原春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广东观音山公园在哭泣(广东观音山森林公园官网)

广东观音山公园在哭泣(广东观音山森林公园官网)

                 3月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3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太朴有机会(太朴是什么官职)

太朴有机会(太朴是什么官职)

贵州太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致力于生产、销售原始精致农产品的生态有机农业企业。公司倡导“生态、安全、健康、营养、持续”食品理念,融合移动互联电商智慧平台,着力打造高端农产...

以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可持续,要发挥多层面积极因素,在生物技术、装备技术、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方面发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

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陕西篇(陕西乡村旅游特色名镇)

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陕西篇(陕西乡村旅游特色名镇)

泉情雪韵 新春民俗文化之旅 一、线路简介 白鹿原影视城热闹非凡,美食随处可见;走进南堡寨村感受活化的乡村博物馆;蔡家坡村欣赏田园美景,体验关中传统节日;陕旅LUMMO...

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莫元花:让数字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支点

本报记者 于典 石英婧 上海报道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如何落实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也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

2023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趋势报告发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善恶终有报!63岁在美国捡垃圾的吕丽萍,已经活成了一个“笑话”(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本报告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