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评述(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有哪些)

admin1年前农业信息130

农业技术创新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举足轻重, 尽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 科技也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但是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不高, 核心技术领域缺乏重大突破, 现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和推广能力明显不足, 无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引领和支撑,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不足。梳理并评述了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领域的研究论文, 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并指出应重视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制度基础和社会文化情境, 未来可以从乡村治理结构上去分析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存在的困境和出路。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 制度; 社会文化; 乡村治理;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 也是夯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但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来看, 农业又属于产业类型中典型的“弱势群体”, 要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发展, 就必须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纵览人类社会发展历史, 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实质是农耕工具、劳作方式等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 农业每一次飞跃式发展的核心均在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 科学技术为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阶段, 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质量缺乏国际竞争力、农民收入水平普遍低下等, 关键的出路就在于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 实现良好的产出效益, 达到农民增收。由此可见, 依靠科技创新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农业, 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据农业部数据显示, 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 其中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6.9%[2]。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举足轻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任何一项农业技术创新要转化为生产力, 就必须进行大范围推广和扩散, 技术创新扩散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围绕农业技术创新扩散, 已有很多学者开展了研究。这些研究从多个理论视角,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指导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基于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备的现实背景, 旨在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 描述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领域的总体概况和进展, 重点归纳总结该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并从中辨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提升的理论空间, 进而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为支撑中国的农业科技强国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为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科技产出效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政策和现实背景

多年来, 我国多份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文件对于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创新推广相当重视。21世纪以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1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均对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作出了明确部署 。此外, 农业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多个部委的多项涉农政策规划文件也明确要求要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推广。政策层面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 源于现实中我国农业体系的脆弱性, 及因此而产生的庞大农业技术需求。尽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 但依然面临着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质量缺乏国际竞争力、农民收入水平普遍低下等问题。

一直以来, 中外学者对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文章都提出, 中国政府在农业新技术扩散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 杜青林[3]认为,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 以农民自办服务组织为重要补充的中央、省市县乡村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过随着市场化的推进, 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采纳行为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一种市场行为, 这也意味着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开始建立在政府与市场双主导的基础上。但在现实中, 某项农业技术创新虽然既受政府推崇, 也能获得市场认可, 但是却依旧很难扩散下去被农民采纳, “叫好难叫座”的现象比较突出,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出现政府与市场双失灵的情形。

以水稻种植业和“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为例, 由于气候和地形的原因, 中国成了世界水稻生产大国, 种植面积世界第二, 产量世界第一。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种植总面积的34.64%~39.23%, 水稻灌溉用水量占到我国年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4]。作为应对当前严峻的水资源危机而研发的“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成为国家政策层面极力推广的一项农业技术创新, 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 该项技术创新的扩散范围并不理想, 根据政策文件和研究文献检索发现, 仅在海南、江苏、山东、宁夏、辽宁、黑龙江等省份有局部推广, 而在其他种植水稻的多个省份并没有得到扩散, 从全国整体层面上看, 水稻灌溉用水量并没有显着减少。

  针对政府与市场双失灵问题, 一些学者从多个视角、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开展了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

  2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及其相关概念

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Schumpter[5]的创新理论开启了划时代的序幕, 他将技术创新定义为“建立新概念→形成生产力→成功进入市场”的过程。此后, 学界对于技术创新从不同的视角上看有不同的理解, Solow[6]、Utterback[7]也分别提出过“两步论”、“技术采用轮”等相关定义, 其中又以Freeman等[8]的定义得到学界最广泛的认可:“技术创新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化转化”。傅家骥[9]在其着作《技术创新学》中指出,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

实际上有关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Schumpter[5]创立的创新理论中的“模仿 (imitation) 论”。如果一项技术创新能够显着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将会在市场上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采取模仿行为, 同样引入和采纳这项技术创新。但是, 对技术创新扩散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对技术创新理论的深入探讨而发展起来的[10,11]。

技术创新效果的最大化在于技术扩散以及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正是通过技术的扩散、转移达到技术发明成果应用规模的扩张和价值的广泛实现[12]。技术创新扩散不仅关系到技术创新项目自身价值的实现, 而且对于提高国家科技投入的经济效益, 放大技术引进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都具有实际意义。因此,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 技术创新不只在于本身价值的多少, 更在于这种创新的扩散[13], 任何一项技术创新, 其价值的体现方式就是通过扩散而被潜在客户选择接纳[14]。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概念正是基于技术创新扩散的概念演化而来,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属于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一部分, 是指一种农业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等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围传播, 被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采纳并使用的过程, 扩散的最终目的是农业技术采用后的农产品实现商业化应用[15,16]。同工业技术创新相比, 农业技术创新存在以下3点不同:一是前期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不是以生产部门为主体;二是作为后期技术创新主体的农户比较分散, 技术力量比较单薄;三是农业技术中介与推广职能必不可少但很不完善[17]。

  3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内容

  3.1 制度变迁视角

从制度变迁视角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有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 均发现制度的变革能够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创造合适的制度环境。

第一个是微观层面的农业农作制度变迁。吕荣杰等[18]以杂交玉米技术为例, 研究了计划经济的集体农作制度向市场经济的家庭农作制度过渡中的技术创新扩散过程, 实证研究表明, 集体农作制度下杂交玉米技术的采用主要是过去经验的影响, 相对经济利益优势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这与经济理论预期相偏离, 也证实了许多经济学家关于中国农业技术扩散利用了政策的作用力的论断。

第二个是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制度变迁。何振波[19]研究发现, 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会显着改变农民的种植行为:改革前中国农村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集体劳作和管理制度, 农民的耕作行为完全是由政府的计划来决定;改革以后,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农民获得了极大的自主选择权, 并在土地、劳动力、农业收益上有了更大的支配权, 在这一背景之下, 农民选择和采纳一项新的农业技术 (例如温室) 成为可能。

  3.2 区域空间视角

目前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 在影响因素、影响模型等方面成果颇丰, 亦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 但目前对技术创新扩散空间特征的研究还比较鲜见。刘笑明等[20]研究发现, 从扩散的空间方式看, 农业创新技术从创新源头向周边地区的辐射符合先等级扩散再扩展扩散的特征, 近邻效应和轴向效应都比较明显, 这说明空间地理因素、行政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在空间维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扩散区域与创新技术之间的适宜性为扩散得以进行提供了基础条件, 市场、政府、媒介是农业创新技术空间扩散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小尺度地域范围内, 空间距离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重要阻力因子[21], 张淑云等[22]通过实证研究证实, 农业技术扩散源和采用者之间的关系障碍因素之一是空间距离, 并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构成阻碍因素。

  3.3 社会网络视角

创新的扩散受社会结构、社会规范、潮流引领者、创新代理机构的作用、创新决策的类型、创新扩散的结果等多个因素影响[23], 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网络状态。目前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创新扩散主要是在公共政策的创新扩散领域,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领域并不多。

与现代信息技术扩散的多元主体不一样,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受众是农民, 农民的生活空间较为封闭, 农村社会也是一种差序格局, 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受到地理范围和血缘宗亲等因素的影响更大;与此同时, 较为封闭的空间又培育了相对固定的社会网络, 在这样的网络中, 社会规范 (social norm) 的形成较为容易达到, 并且会显着地影响农民个体对新技术的采纳行为[24]。朱月季等[2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户依靠社会网络的互动学习是新技术扩散的推动力量, 然而, 每个农户的社会网络过于庞大反而会阻碍相互之间学习的效果, 此时, 旧的社会规范不容易被打破, 新技术无法有效扩散。

相关文章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20款APP 西瓜视频、好看视频等“青少年模式”有漏洞(上海消保委帮您找)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20款APP 西瓜视频、好看视频等“青少年模式”有漏洞(上海消保委帮您找)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近年来,很多互联网视频、直播平台陆续上线“青少年模式”,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这些功能好...

2023年,农业补贴已到位,每亩补多少?哪些人不能领呢?(2019年农业补贴政策每亩多少钱)

2023年,农业补贴已经到位,对于我国广大农民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然而,每亩补多少?哪些人不能领呢?这是广大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2023年农业补贴的具体情况。...

震憾!浙江现代农业那么美(浙江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国第几位)

震憾!浙江现代农业那么美(浙江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国第几位)

金秋十月,稻穗泛黄,蔬果满园,浙江大地生机盎然。10月18-19日,全省农业“两区”建设暨“互联网+现代农业”现场会在海盐县召开。18日下午,记者随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浙江三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世界...

以建功有我之志,谱数字振兴新篇“台湾永远不可能回归中国”,她刚说完没几天,就意外被吊臂砸死(建功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出处)

以建功有我之志,谱数字振兴新篇“台湾永远不可能回归中国”,她刚说完没几天,就意外被吊臂砸死(建功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出处)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在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发展时代,数字素养成为影响农民致富的重要因素,研究农民数字素养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推动农村数字化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2022年...

第十三届北方现代农业装备推广展示交易会在山西举办

第十三届北方现代农业装备推广展示交易会在山西举办

原标题:第十三届北方现代农业装备推广展示交易会在山西举办   中新网太原3月15日电 (刘小红)由山原标题:第十三届北方现代农业装备推广展示交易会在山西举办   中新网太原3月15日电 (刘小...

北京智慧农业 | 信息科技赋能,打造现代农业惠民利民创新场景(北京智慧农业博览会)

北京智慧农业 | 信息科技赋能,打造现代农业惠民利民创新场景(北京智慧农业博览会)

智慧农业 助力北京乡村振兴 -RURAL VITALIZATION-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一直沉稳有力,从未停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下农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