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特色而立 向高效而行——两当县推行“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观察(两当县有什么好玩的)

admin1年前农业信息130

编者按: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全国“两会”精神,近日,陇南日报“开新局 启新程”全媒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采访活动是全市新闻战线以实际行动担负职责使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全省“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以及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展现陇南人民奋发笃行的精神面貌,描绘好凝心聚力的同心圆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闻媒体人践行“四力”,提升能力作风的实际行动,更是一次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本平台将陆续刊发相关采访稿件,讲述发展好故事,展示干部新作为,反映基层新气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营造氛围,敬请关注!

倚特色而立 向高效而行

——两当县推行“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观察

天地启春色,万物生新意。

春日时节,航拍视角看两当,生态绿廊连绵蜿蜒、清澈河道纵横交错。

从西坡生态放养鸡恣意奔跑,到站儿巷荷花池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再到杨店豆坪蔬菜绿意盎然……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新活力,讲述着“三农”的新故事。

产业兴,则经济兴。地处南北秦岭之间、嘉陵江畔的两当,深刻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发展“双百千万”长效产业和“三养一药”速效产业,持续推行“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逐渐蹚出了一条倚特色而立、向高效而行,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路子。

地下有药、树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四季有花、村中有客。“八有”,如同春日繁花,持之以恒描摹“村村皆诗画,山水能生金”的“田园画卷”。

在“八有”模式带动下,两当县农民经营性收入从2013年的1598.95元增长到2022年的456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2013年的35.3%增长到2022年的50.1%。

青青新苗,在风中摇曳,讲述着新一年的希望。2022年,两当被列为第六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条生产绿色化、产品品牌化、业态融合化、产业链条化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子,破土、萌芽、生长,正在阔步向我们走来。

“土”有根

依靠一方水土,立足乡土资源

靠山吃山“唱山歌”

“我们的生态放养鸡住在青山绿水间,吃的是纯天然的虫、草,一个生态有机绿壳蛋就能卖到1.2—1.8元之间,在周边县区非常抢手!”近日,鱼池乡蒲湾农场负责人陈忠学自豪地说,该农场年生态放养有机绿壳蛋鸡5000只,产蛋近90万枚。

小小的绿壳蛋何以走俏?鱼池乡党委书记刘国庆介绍:这得益于两当县依靠一方水土,立足乡土资源,大力发展“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带来的规模效应。

鱼池乡蒲湾农场鸡苗养殖。

蒲湾农场仅是两当转变农业方式,做“活”山地立体农业新文章的缩影。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念好“山字经”、唱好“林中戏”、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成为两当立足山地特色振兴乡村产业的不二选择。

紧盯农业优先型和文旅赋能型发展定位,近两年来,两当县大力发展“双百千万”(全县核桃、花椒总数达到1000万株,人均核桃、花椒挂果树各100株)长效产业和“三养一药”(中华蜂、食用菌、生态放养鸡、中药材)速效产业,持续推动“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走出了一条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立体循环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子。

泰山乡冷水鱼养殖。

资源优势在生态,发展后劲也在生态。在具体的推动过程中,两当县将“八有”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重中之重,补短板、强弱项、健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发展动能,在特色优势上下功夫,让“山生金”“树生财”。

最坚强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产业链链长制和县级领导分工包抓农业特色产业责任制,全力推行“一条产业链、一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工作机制。

最大化的资金投入——整合涉农资金3.11亿元用于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累计发放特色产业奖补资金9412.4515万元,兑现农业保险资金2277.43万元,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263万元。

最完善的设施建设——整治撂荒地7618.42亩、修复损毁农田2.1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58万亩;加快推进创业创新示范园建设,促进产业集群、要素集聚,持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

显龙镇野林村,群众在玫瑰园除草。

如果美丽两当是一以贯之的“大写意”,那么,“八有”山地立体农业则是精雕细琢的“工笔画”。

立足各乡镇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两当县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建强基地扩规模,目前已建成以杨店、左家、站儿巷等乡镇为中心和太阳至云屏百里生态长廊为主轴的“双百千万”“三养一药”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全县特色山地农业产业持续蓬勃发展。

目前,全县已打造了以杨店镇为中心的核桃、花椒产业基地,以站儿巷镇为中心的百里绿色长廊中蜂产业基地,以左家乡为中心的食用菌产业基地,以西坡镇为中心的嘉陵江流域生态放养鸡产业基地,以显龙镇、鱼池乡为中心的中药材产业基地,以两当县创业创新产业园为中心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以乡镇为中心、以村为单位的各类农业特色产业示范点。

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实践证明,两当深耕“山”地,发展“八有”山地立体农业大有可为。

截至目前,全县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个、千亩有机核桃产品生产基地1个、百亩有机板栗野生基地1个,打造产业示范点63个,辐射带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有需求的农户和适宜区产业双向覆盖。

“特”有品

提升产业质效,提高内在品质

农业发展“成色足”

近日,一个好消息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天水海关检验放行,两当县一批蜂蜜皇菊茶顺利发运,这也是甘肃蜂蜜皇菊茶首次实现出口。

“我们这里蜜粉源植物丰富,是个天然的蜂场,产出的蜂蜜也都是原生态的,蜂蜜营养价值高。”蜂农颜俊说,以当地蜂蜜为原料生产的相关产品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

西坡镇建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峰养殖。

农业要做强,必须突出品牌引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山好、水好、空气好的两当,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有、优、特”特色突出,备受市场青睐。

围绕农业绿色品牌建设,两当县依托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企业,积极创建农产品品牌,研发养生农业产品,参加各类贸易洽谈会、博览会、展销会等形式开展的线上线下营销,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两当“狼牙”“蜜相蜂”“登真缘”“小陇山”“琵琶崖”……一批叫得响、品质佳、卖得好的特色产品和名优品牌,成为两当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亮丽名片。

树起一个品牌、激活一片市场、提升整个行业。两当县还全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健康养殖技术和良种选育、丰产栽培等科技增效措施,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基地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截至目前,两当县共创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个、有机产品3个、绿色食品认证14个、国家地理保护认证产品1个,5个企业商标品牌、1个区域公用品牌成功进入“甘味”农产品行列,两当县也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甘肃省休闲农业示范县”“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称号。

泰山乡双河村灵芝种植。

杨店石马坪花椒、西坡生态放养鸡、显龙连翘、站儿巷冷水鱼、鱼池玫瑰、泰山灵芝……一个个美丽两当的“特色风物”,也同样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走进泰山乡双河村灵芝种植大棚里,一朵朵深褐色的灵芝像撑开的小伞铺开在地面,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我们创新采用‘园区+农户’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灵芝种植,规划建设集灵芝种植、农业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泰山乡党委书记李晓璐介绍。

目前,双河村灵芝产业已初具规模,发展灵芝种植大棚20个,可实现收益约68万元,年净利润28万元。同时,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年劳务收入10万元。

西坡镇红崖村林下养鸡。

既让山头绿、又让群众富。两当县还不断创新模式促增收,积极推广中蜂“进山入沟”“土蜂洋养”季节性移动放养模式,创新“一棚两种、四季连作”种植模式,推广“小群体、大规模”养殖模式,探索发展浅山丘陵区中小药材产业和深山高寒阴湿区菌类药材产业及集观光、垂钓、品尝、采购于一体的多元化水产养殖业,实现农民增收与产业发展“双赢”。

截至今春,两当县核桃人均达到122株、花椒人均达到137株。2022年发展中华蜂7.85万群、中药材8万亩、生态放养鸡130万羽、食用菌900万袋。

从“筚路蓝缕”到“群芳争艳”,从“自无至有”到“自有至优”,两当一大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走上规模化、集群化、科技化高效农业之路。

“融”有效

坚持多点发力,推动农旅融合

“美丽经济”富农家

清明时节,显龙镇连翘花开,漫山遍野的连翘花次第盛开,一团团、一簇簇黄花随风起伏,似金色的海洋,美如画卷。

“近几年连翘行情好,效益好,今年我的新品种连翘将大量挂果,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显龙镇王堡村村民张威力开心的笑容荡漾在脸上。

从2014年开始种植连翘的张威力,是村里第一个种植连翘的人,目前他已种植30亩连翘,并带动了全村90%的村民种植连翘。近两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他不断进行连翘品种改良,选育出了颗粒大、坐果率高的连翘新品种,按现在的行情计算,亩产值超过万元。

仅连翘种植,就让村民走上了增收之路。而以农旅融合的方式发展,更是放大了其中的经济效益。近日,显龙镇举行了首届连翘花节,加速推进农旅融合,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显龙镇王堡村连翘花开。

农旅融合是近年来两当探索乡村经济发展挖掘的有效路径。该县深挖本地要素,积极探索农业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建成农业采摘体验园、花海、红色文化拓展等一批旅游体验项目,推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春日气温转暖,站儿巷镇中河坝荷花池乡村康养文化旅游基地装扮一新,房车营地、儿童益智游乐园、荷花池船屋康养区、星空房等项目已成为游客三五成群前来争相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现在距离近、时间短、品质高的‘微度假’越来越受欢迎,荷花池项目的建成,将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的旅游出行、乡村观光、田园康养度假等一站式服务。”站儿巷镇党委书记袁强介绍。

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同时可盘活乡村闲置土地资源、创造50多个旅游工作岗位,吸纳120个乡村工作人员,最终达到企业投资、农户参与经营、游客前来体验的良性产业链发展。

站儿巷镇荷花池项目建设俯瞰。

在泰山乡香林村,同样依托百亩紫斑牡丹育苗基地、板栗采摘园、中华蜂养殖体验区,大力发展乡村亲子游、农事体验游,吸引游客来香林村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业生产、购买农特产品。

微风阵阵,乡间的田野广阔,纵横延连的景观步道两旁春意盎然,在云屏镇“乡野拾光”体验园,来自陕西的游客任佑东带着亲友第一次来这里踏青,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野拾光”体验园让他感叹不已:“让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抚慰!”

云屏镇乡野拾光体验园。

在鱼池乡乔河村、显龙镇野林村等地,农人们除草施肥,一株株大马士革玫瑰,沐浴春光奋力生长。依托自然环境优势,两当沁香怡玫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导农户种植大马士革玫瑰3000亩,“花”经济持续带动全县各乡镇1000余农户稳定就业。

“致富有希望,我们有奔头!”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吸引了不少在外务工的农民回到家乡,常年在玫瑰种植基地内务工的村民肖华感慨地说。

“不在景区,胜似景区。”如今的两当,村村如诗如画,处处皆是美景。目前,云屏镇街道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杨店镇灵官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两当县成功入选“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

“产”有链

打造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

“产研加销”一体化

一个鸡蛋、一颗核桃,能形成多大的产业?走进两当,就能解开这个疑惑。

近日,在西坡镇民乐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生产线有条不紊运转,工人们忙着筛选、清洗、深加工。经过多层工艺,一个个小核桃变成了黑芝麻核桃糕、枣夹核桃仁、果仁酥等系列核桃休闲食品,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

西坡镇民乐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核桃加工。

无独有偶,位于西坡镇红崖村的建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以全县“八有”立体农业为指导,依托本村地理优势发展集中蜂、生猪、生态放养鸡养殖、中药材种植为一体的山地立体农业。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不仅自己致富找到了‘门道’,合作社还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户21户68人,长期务工的就有15人。”该合作社负责人吴小英说。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强化品牌建设。

正因如此,两当县着力构建农业“三产”深度融合、生产要素相互渗透、经营主体协调共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在做优“一产”的基础上,接“二”连“三”,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发展,从而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我们建立健全了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销订单、土地托管、资产入股等方式,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两当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逯彦果介绍。

站儿巷镇羊肚菌种植。

如今,随着“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模式的发展壮大,一个个“生态宝贝”被大家耳熟能详,一家家龙头企业飞速成长。

目前,两当县培育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63家,家庭农场124家,成立西北第一家养蜂专业联合社,吸纳全县35家大型蜂业合作社参与。2022年,全县专合组织发展社员5800人,实现分红267.7万元,促进入社群众人均增收462元。

杨店镇产业发展三年规划。

种什么,卖什么,曾是传统的思维定式。为此,两当县还不断加强产销对接,走“菜单式”产业新路;土货出山,发展成为对口帮扶城市和企业的“菜篮子”;走出国门,“生态菜”端上国外餐桌。

“一样地结百样果,架豆、茄子、西红柿、芦笋等一年四季有采收,销售不用愁!”杨店镇豆坪村用“菜篮子”驱动发展“车轮子”,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去年全村人均增收1.71万元,村民们的幸福写在脸上。

据介绍,两当县还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积极举办和参加线上线下各类形式农产品展销活动,2022年实现东西协作和央企消费帮扶6540万元,累计实现东西协作和央企消费帮扶1.82亿元。

目前,全县共开办网店460个,建成1个电子商务孵化园和6个网货供货平台,2022年电商销售额1.55亿元,累计达到8.37亿元。

春风浩荡,产业花开。

两当县强力推动“八有”山地立体农业,释放了进一步坚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清晰信号。

“推动‘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是两当县加快打通‘两山’价值双向转化路径,走出的一条既‘保生态’又‘富口袋’的‘双赢’之路,我们将继续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把特色做深、做透、做足,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建设,把产量做出产值,把产值做出效益,让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实现产业兴旺发达,群众增收致富。”两当县委书记郭省军表示。

两当,在春天种下仓廪殷实的希望。

一个生机勃勃的两当,一个持续发展的两当,将激发更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形成更加良性的发展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为其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记者手记

以卫星视角俯视,地处南北秦岭之间、嘉陵江畔的两当不过是甘肃东南的一个小点。

小点无法小看——中国深呼吸小城百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康养旅游百强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国字号”榜单中,红色革命老区、“两当兵变”发生地——两当始终位居其中。

最美的故事在乡村。虽然多次在两当采访,但这次“开新局 启新程”连续三天的采访,还是令记者很震撼:原来两当乡村这么美、这么“实”,还有这么多鲜活的素材没有采访到。

“八有”山地立体农业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路上,不仅要有向天向地要产业的气魄,还要有用“小产业”去撬动“大振兴”的智慧。种田不再是以前单纯的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每一个产业发展好了都是惠及面广、造福一方的产业。

我们更感觉到,好机遇加上好政策,振兴的不只是产业,鼓舞的更是人心。特色生态农业让曾经的“空壳村”摇身一变成为“实业村”,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两当很多年轻的“80后”“90后”甚至“00”后都返乡成为一名“新农人”,种田真正有了盼头、有了甜头。

乡村的故事写不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种抢机遇的希望在升腾,一股谋发展的热潮在涌动。在乡村振兴大考中,两当,正在留下别样的精彩。

(文/记者 杨余庆 杨丽君 肖红 图/记者 冉创昌)

编辑:赵凌凤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2023年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发展政策规划(现代化农业装备技术)

2023年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发展政策规划(现代化农业装备技术)

现代设施农业是指利用新型的生产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调控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内的动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水、土、气、肥等环境条件,改善动植物生长发育环境,使动植物的生长不受或者很少...

我国农业十大战略布局,这才是未来农业的方向!(农业方面的国家战略)

近几年,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和扶持比重越来越大,全国财政每年三农投入不少于3万亿 。未来,国家相关政策走向、三农发展路线,都与我国农业发展趋势息息相关。可以说,读懂这十大战略布局,就读懂了未来中...

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丨宁津县农业农村局:壮大农产品加工,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住一楼,凭什么要交电梯费?”物业公司起诉女业主,法院判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丨宁津县农业农村局:壮大农产品加工,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住一楼,凭什么要交电梯费?”物业公司起诉女业主,法院判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大众网记者 徐付彪 德州报道 6月28日,“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宁津县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宁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冬介绍乡村产业...

南昌赣鄱(溪霞)珍奇植物园 今年10月可完工开放(南昌赣鄱珍奇植物园温室)

来源:江西晨报 昨日,南昌赣鄱(溪霞)珍奇植物园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火热建设场景。据悉,南昌赣鄱(溪霞)珍奇植物园项目位于南昌溪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内,总投资约4...

盘点惠州的A级景区,你认为哪个最好玩?(惠州最值得去的三个景点)

盘点惠州的A级景区,你认为哪个最好玩?(惠州最值得去的三个景点)

惠州目前共39个A级景区,其中5A级两个,4A级11个,3A级24个,2A两个。 惠州的这些A级景区中,你认为哪个最好玩?哪个最适合现在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惠州市罗浮山景...

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培训会在自贡举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

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培训会在自贡举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

  自贡网记者 缪静 摄影 宋姿熠   2月16日,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培训会在自贡市大安区举行,总结交流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经验做法,培训布署全省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