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精致农业在台湾之三:为什么能世界第六?

admin1年前农业信息179

台湾农业人口人均产值高达10万元新台币,网上流传,“台湾农民年均收入是大陆农民的25倍!”台湾农业闻名海内外:“东方甜岛”“水果王国”,“兰花之乡”......其精致种植的水果、蔬菜和部分特色作物从育种、育苗、栽培、防控、加工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动化管控的精准种畜禽场,为东南亚提供亚洲首屈一指的种畜种禽。台湾渔业非常发达,远洋渔船作业范围遍及世界三大洋海域,产业竞争力世界第六!

台湾现代农业,已经变成美丽的精品农业,有机农业,乐活农业,园林农业。农业,原来还可以做得这么好,我们在内地怎么学?台湾精致农业,成功的奥秘有哪些?

一、因地制宜,突出区域优势和特色,调整和升级农业生产结构。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台湾推动以县、乡为单位,因地制宜,按不同区域条件,鼓励当地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特色农业,已形成了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区域化生产格局,每个县、乡都有独特优势的农产品:

南部的屏东县一带以热带果树为主,盛产木瓜、莲雾和淡水水产为主要特色农产品;中部云林、彰化等县市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形成全台最大的有机蔬菜生产和交易集散地;还有阿里山的高山茶、峨嵋乡的东方美人茶、池上乡的稻米、集集镇的香蕉、信义乡的青梅、二林的薏仁和葡萄等,成为台湾现代农业的亮点。

1984年,台湾明确提出发展“精致农业”的口号,即发展以“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品质的高级化”为特征的农业生产。

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农业发展重点逐渐转向发展新的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如开发与推广优质米,开发多产期与高价值水果等。

二是推动农业生产企业化、自动化与科技化,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升级。

三是发展森林、海洋游乐与休闲农业。

四是培养核心农民,增加农民福利。

近年来,台湾着重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包括:绿色能源、生物科技、观光旅游、健康照护、精致农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等。由此看出,紧跟时代脉搏,台湾农业一直没有停止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的步伐。

二、台湾的质量管理,安全监管,农产品溯源和产销履历制度

台湾各界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视。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市场上不合格农产品的比例一度高达30%以上。此后,台湾采取一系列质量安全和管理办法,首先是完善相关质量标准体系,特别是加快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的修订和施行,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标准,陆续颁发了《食品卫生管理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农药残留检测要点》、《蔬菜安全管理办法》,针对20种作物、289种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其次是完善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和检测体系,加强检测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检验检测的工作水平,对进入市场前、市场销售中、进出口的农产品进行检验。

三是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从生产到餐桌,从土壤到农资,基本上是全过程监控。

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的农民组织。各乡镇农会对会员生产的产品实行定期跟踪质量管理,农业推广部门有专门的质量检测员和农业技术指导员,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检测,建立农产品生产履历档案,从源头上保证产品安全。

从2004年起,台湾推动农产品履历示范计划,以建构“安全农业”发展模式,并建立起严格的生产环节“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

四是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各地有关部门通过加强质量认证和标志管理,如在水果和蔬菜方面推行GAP(吉园圃)、CAS(优质农产品)和有机蔬菜的产销履历标章和可追溯性认证;在畜牧方面推行ISO、HACCP、GMP认证等,树立优质农产品品牌和形象,扩大在岛内和海外市场的占有率。

截至2012年底,经认证通过的产销履历农产品验证机构有12家,验证范围包含一般作物、畜禽渔产品及其加工品等8大领域,产销履历验证有效家数1169家,供应农、畜、水产品135种。

五是向农业生产者及经营者普及法规和生产经营知识,使之变为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并且利用企业认购及电子商务等多元营销通路,实现迈向无毒农业岛的理想。

三、重视农业科技创新、设施农业、重视育种

1、台湾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科技研究开发投入占GDP达到3%,其中农业科技投入占总投入12.2%,2000年以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在农业上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技术密集型的设施农业的实用性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工厂化育苗,设施园艺和网箱养鱼3大方面。以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为重点,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

台湾在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特别是以水果为主的地区品种更新很快,新品种层出不穷,提高了台湾农业的竞争力。

2、精准的设施农业。精致农业,最初是从农田的处方作业即精准配方施肥施药开始的,但露天分散的大田生产很难做到精准配方,于是引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大棚等设施,并很快发展为设施园艺业、设施畜牧业和设施渔业,生产由露天逐步走向工厂化。

3、台湾卓越农业的核心能力,就是育种。台湾作出的战略选择相当正确:专攻精致农产品的多样化种苗培育,向产业链的上游端转型。

台湾“亚蔬中心”建于1973年,集聚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精英,库藏植物种子达4.1万种,库存蔬菜种源多达5.6万个,被称为全球最大的植物种子银行。如台湾蝴蝶兰苗产业几乎等同于蝴蝶兰产业年外销产值;台湾石斑鱼和观赏鱼的优势也是在于选育种的特长;种植业和种畜禽产业则完全着重在种苗。

台湾农业试验所及下属各地区改良场(所),都十分明确地围绕精致农业进行新技术与优良品种的研发,为发展精致农业提供技术储备,加强发展后劲。

4、台湾从1991年起实施了“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的研究”计划,要求发展农、牧、渔产业及其服务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及设备服务业自动化推广体系,达到农业产销自动化。该计划涵括农、渔、牧及服务业4个部门,涉及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等各个层面,推动台湾农业向现代化及自动化方向转型。

四、产业延伸形态多样、重视深加工产业发展

食品工业是台湾的传统产业,在带动农业发展和转型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比重就一直保持在70%以上,其中食品加工产品出口占60%。台湾的农产品加工产值平均约是农林渔牧业总产值的3.6~4.0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即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点,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等,获取较大利润;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的发展策略,把上游的农业、中游的食品工业、下游的食品运销和餐饮业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产、加、销一体化,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增加附加值,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在台湾,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加工食品。农产品被加工成多种小食品、衍生品,丰富了花色品种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附加值。台湾的茶产品,除了包装各异的茶叶外,还加工成多种式样的茶饮料、茶糕点、茶保健品等产品。在每个交通干道服务区,在提供游客停车歇脚的同时,都配套展销当地的名优特产品,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包装成精致的礼盒出售,价值翻番。如普通花生经加工成咸干花生,价值猛增数倍,加工包装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台湾的食品工业产业结构,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呈现动态性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台湾以糖和烟酒的加工为主,开始起用果蔬冷藏保鲜;60、70年代以罐头加工为主,70年代进入生物工程技术实用化;80、90年代则以饲料和冷冻食品工业、饮料、调味品等新兴食品为主,食品加工设备已进入自动化、程控化,到了90年代,台湾的气调冷库已占70%。

进入新世纪以来,台湾的食品工业发展与调整的方向包括:发展中华美食文化特色,开发中式食品及传统药膳食品;发展农村水果酿酒产业,建立本土化酿酒技术;推动优良食品认证制度(台湾CAS认证的产品已达15大类3000多项);利用当地农、水、畜原料开发新食品,包括推动产地进行果蔬加工,辅导农民和农民团体强化品质安全检测及从事小型食品加工等。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农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此外,由于台湾食品加工厂大部分设在农村,为农村剩余劳力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成长。目前台湾共有各类食品企业4700多家,每年创造的工业产值超过9000亿元新台币。如“旺旺”、“统一”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大加工企业品牌。

台湾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食品科学院或食品工业系,科研实力强厚,为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五、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海内外闻名

台湾的休闲农业经营上集农业产销、技工和游憩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经营困境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台湾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休闲农业。台湾农业主管部门还推动“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和利用占全台面积1/2以上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筹建步道,与民宿、观光农园结合,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

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台湾的休闲农业已初具规模特色,逐步为社会广泛认知认同。台湾有不少在海内外闻名的休闲农场和园区,如“台一”、清境农场、永龄农场、桃米生态村等地,山清水秀、风光明媚,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功能,还实现了产业融合。2014年底,台湾休闲农业已发展休闲农场1244家,提供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有力的农业保护和扶持政策

由于农业曾是台湾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失去比较优势之后,台湾当局开始实行农业生产和贸易的保护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

一是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在加入WTO前除了保证以高于成本20%的价格向农民购买稻谷外,还设立了高粱、玉米、大豆等产品的保证价格,这些价格往往是同类产品进口价格的一倍。

二是农业生产投入补助。政府在取消农业税的同时,还补助农业燃料和动力,提供低息贷款,旨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另外政府拨款改善农业、水利、农村交通设施,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

三是直接收入补助。为了解决价格支持的稻米生产过剩问题,政府后来干脆直接收入补助的。农民如果将稻田改种玉米、高粱和大豆,即可得到每公顷1000公斤的稻米补贴;还采取土地轮耕休耕制度,对休耕的土地,每亩每年补助新台币5000元。

四是农产品进入壁垒。进口保护的措施包括关税和非关税限制。加入WTO前,台湾尽量限制自己能够生产的农产品的进口,入贸后,仍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保护政策。这样的做法十分有成效,近二十年来,台湾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一直高于非农收入的一个百分点以上。

我们再看一下,80年代后,台湾推出的重要农业政策措施:

1980年修正公布《农业发展条例》;

1982年公布“第二阶段农业改革方案”与“第三期提高农民所得,加强农村建设方案”,召开第一次“农业会议”;

1983年提出“培养农业八万大军”口号;

1984年制订“加速基层建设,增进农民福利方案”,提出发展“精致农业”口号和构想,即发展以“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品质的高级化”为特征的农业生产;并实行“稻田转作六年计划方案”。推动农业从“量”的发展,转向“质”的提高;

1985年提出“加速农业升级重要措施,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1988年召开第二次“农业会议”;

1990年更提出“农业零成长”口号及制订“农业综合调整方案”等,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精致农业、有机农业,发展森林、海洋、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业生产企业化、自动化和科技化,农业发展重点转向发展新的优良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如开发与推广优质米,开发多产期与高价值水果等等,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内涵发展和进一步现代化。

提出发展精致农业的重大措施后,台湾财政提供真金白银的扶持: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有3期,第1期是从1985年到1988年,投入近3亿台币,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土壤修复、完善农业设施;第2期是从1990年到1992年,投入3亿多台币,着重推进农产品加工的自动化、程控化;第3期是从2009年5月开始,“行政院”通过“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斥巨资建设新兴的智能化农业。

台湾扶持农业生产,还体现在对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视上,“田成方、林成行、沟相通、路相连”已成为台湾农田的普遍写照。

七、健全高效的农产品运销体系(物流系统)

台湾农产品的运销体系十分发达,运行高效快捷,主要形式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会下设的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销班,专职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分级、包装、运销等各类产后业务。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强产地农产品市场建设,大力建设农产品配送、营销中心,保证农产品货畅其流、顺利销售。

八、完善功能齐全的农会组织和农业合作社。

台湾农会是农村基层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撑和服务作用明显,深受农民欢迎,也获得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台湾农业生产经营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有农会人的身影和足迹。农会将“小农”聚拢成“大农”,联结了小农户与大市场,扭转了单个农户在应对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弱势地位。

在台湾一些乡村休闲旅游景点,许多农会都设立了游客接待站和购销服务商店,里面卖的基本上都是当地农会组织农民自己生产和加工的特产农产品。如在花莲县富里乡农会供销部,仅“富里米”产品就多达80多种,既增加了农会的收入,也增强了农会会员的聚合力。

此外,台湾还有一些由几十至上百个农户组成的农业合作社,平时社员仍然是一家一户单独进行生产,只不过在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的运输、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以及一些大型的农业机具的使用方面发挥着作用。

九、产品的分级、包装和营销,打造品牌战略

精致农业不仅要求初级产品精致,还要求加工、配送和物流环节精致。在农产品收获后,要进行分级包装,以便利配送和物流环节,适应市场需求。

1985年以来,台湾推行果、菜、肉食品、渔业食品的分级包装技术,促进了生鲜果蔬的保鲜处理,也促进了食品加工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小包装的经典好米价格虽高,但深受岛内外高端消费人群的喜爱。台湾各地还将农产品精细加工,生产出卫生、安全、可口、高品质且多样化的食品以及具有保健功能的生物制品,满足岛内外市场的需求。

在社会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台湾重视农业的品牌化、特色化,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打造好品牌战略实践,既为企业增收,又赋予传统农产品新的时代、生态和社会概念。

例如新化甘薯产销班创立的“瓜瓜园”品牌,始终秉承“三安”经营理念:“安全”的原料、“安定”的品质和“安心”的产品,不断开发新品种。特别是“冰烤甘薯”的开发,打破了传统的食用方法,提升了品牌效应,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并获得一系列的殊荣,如2004年荣获台南区品牌认证推行成果发表竞赛冠军、2009年“瓜瓜园”烧寒吉礼盒荣获台湾美食伴手礼唯一双特优奖等,“瓜瓜园”因其理性的品牌战略、清晰的发展思路、准确的市场定位,已成为享誉台湾和日本的著名品牌,对扩大农产品的规模和延长产业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内地农业生产只是注重发展指标、产品数量,而很少顾及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收益。台湾的做法是把大量精力放在抓产后、抓市场、抓效益,这一点非常值得大陆新农人借鉴

*以上是我们总结来自媒体、研究者,以及业内人士实地考察研究的内容,供全国的新农人朋友参考。接下来请继续看下面的内容:精致农业在台湾:台湾休闲农业,真正意义上的一二三产融合

新农人做农业如何转型升级?怎么向台湾学习,怎么做出好的受市场欢迎的高价值农业?一大批台湾农技人员、农业投资商看好大陆的资源、广阔的市场,愿意将资本和农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带到大陆来。6月15日-17日,北京《精品农业打造之法:精品农业特训营》上,将有亲历台湾精品农业(精致农业)发展,并在大陆从事农业数十年的的两位资深过来人,绿时代(天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马来西亚农业部蔬菜公会顾问,专注国内四北区域农业20年的台湾资深农业专家梁维海(自称“台老农”)、以及国内标杆企业天津聚心园高管的资深台湾人陈新发,以了解大陆农业的台湾人的视角,和大家分享:

❶精品农业的认知、思路和实操

❷台湾精品农业的发展经验

❸精品农业技术案例,等等。

6月15日-17日,北京为期三天的实战学习,还有来自台湾、日本、大陆3地的专家,给予同行新思路,让你在从业的路上少走弯路。开启精品农业打造之路!

●大棚房整治后,大棚和农田上不知道做什么更好……

●承包了很多土地却不知道怎么做……

●怎么选择合适的农业项目,规避农场运营风险?

●怎么样通过农场管理和运营,做出高价值的精品农业?

●怎么样在选种、植保和品牌宣传上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相关文章

托稳大湾区“菜篮子” 肇庆怀集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成投产(怀集农业农村局政务公开)

托稳大湾区“菜篮子” 肇庆怀集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建成投产(怀集农业农村局政务公开)

南方网讯(记者/吴依妮 见习记者/许梦杨 通讯员/广新集团宣)6月16日上午,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新集团”)所属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省食品”)旗下广东食出宝金...

陕西泾阳 ▏ 水果苤蓝熟啦 中国大力士喊你回来这样吃...(泾阳特产水果是什么)

陕西泾阳 ▏ 水果苤蓝熟啦 中国大力士喊你回来这样吃...(泾阳特产水果是什么)

我的名字叫-苤蓝 不是普通的那种呦~ 我是来自陕西泾阳-口镇长街村 水果苤蓝 前段时间 我和伙伴们 跟着中国大力士—龙武 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近...

促进三产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贵州日报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紧扣“八要素”、落实“五个三”、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六个转变”,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作出了周密部署。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

中国农业衡量标准:中国农业的两大标志性指标体系(简述我国的农业标准体系主要包括的内容)

中国农业衡量标准;中国农业的两大标志性指标体系 马格宁思 2022年8月31日 1、衡量标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六大标志性指标:土地国有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

夏日走基层 | 节能减排、变废为宝!上海这两个与农业相关的低碳发展实践区有何“妙招”?央视最帅主持人边策:和母亲通话1小时后跳楼身亡,年仅32岁(节能减排变废为宝创意大赛)

夏日走基层 | 节能减排、变废为宝!上海这两个与农业相关的低碳发展实践区有何“妙招”?央视最帅主持人边策:和母亲通话1小时后跳楼身亡,年仅32岁(节能减排变废为宝创意大赛)

走进青浦现代农业园区,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与众不同。定睛一看,水稻长势竟然“远近高低各不同”。10个透明玻璃材质的温室气体采集箱在其间依次排开,酝酿着一场农业与低碳的碰撞。而在金山廊下镇的一片菜棚内,小...

江苏省滨海县现代农业园区浓墨重彩绘就现代农业新画卷(滨海县农业园区规划)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现代农业园区以实现绿色生态农业为导向,以农业、农产品增值最大化为目标,始终坚持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相结合,在园区境内深入推广“四新”技术,建成了朗坤农科园、锦天勤花卉基...